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捐款專區

  • ◆郵政劃撥帳號:22115470
    ◆戶名:社團法人苗栗縣康復之友協會
    社團法人苗栗縣康復之友協會愛心碼690846我的人生翻轉之路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
:::* 瀏覽位置:首頁 > 醫療新知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醫療新知


與精神疾病共處

  • 發佈日期:2011-12-19
  • 照片說明文字行醫這些年,看過不少不期然而然的罹病,嚴重者住院,甚至需要長期療養,次之者也不得不影響到工作或人際。生老病死看似與我們這些自恃健康者無緣,但其實就是我們正在走過的道路。我們正在生老病死的歷程上,無一倖免。連”意外事故”都算不上”意外”,而是這個巨大的,機率遊戲的一部分。抽到好籤,或者抽到爛籤,看似意外,其實也並不意外。
    視疾病為一種特殊的,意料之外的狀態,跟視死亡為不能接受的事件其實一樣突兀。在人權觀念蔚為主流,食物供給、公衛防疫措施達到一定進步,對疾病的了解與處置逐步有進展之前,死亡其實是一個隨處”可見”的事件。”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並非虛辭。而是現代之前歷史的小小實況剪影。相較於曾經高漲的死亡率,在嬰兒存活率與期望壽命皆前所未有的高漲的現在,繼續活下去,但是可能是與疾病共存,就變成相對普遍的一種生存經驗。
    疾病很難不是歷史的一部分,意謂疾病正是生活的一部分。疾病或大或小,或突然造訪、突然離開,或長期滯留、偶有症狀,或停滯不去、時有症狀。或以為脫逃,又重返復發。或功敗垂成,或終以身殉。疾病是令人不快的訪客。訪客可以為刺客,刺殺不成待久了就成怨偶,繼續一些長期莫名的紛擾。總有動用大量醫療資源,神壇佛寺,生機飲食,祖傳草藥或尋求養生功法仍無法擺脫這個”伴侶”的可能性。像這樣的時候,學習如何與疾病共處,將傷害降到最低,以維持自己的工作、休閒與人際,就會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精神醫學領域涵括不少疾病,有一大部分屬於慢性病的領域,如精神分裂症,自閉症,酒藥癮,雙極性情感異常,跟部份的憂鬱症等等。慢性病,一如高血壓或糖尿病,絕大多數是需要長期治療,甚至持續復健以維持穩定的。”長期治療”這個概念有時候就很難被病人家屬或病人接受。有些視”長期治療”為”只是用藥壓症狀,根本不會好”(高血壓跟糖尿病很多也不會好啊?),有些認為”西藥都有毒,吃久毒害身體,會洗腎”(其實精神科藥物多數都經肝代謝,且無肝毒性,想害腎也害不到),有些認為”抗憂鬱藥吃久會上癮,根本減不掉”(抗憂鬱劑無成癮性,所以常是被病人自行停用的第一個藥物)。然而”慢性” 正是不少內科/精神科疾病的特質。面對慢性病該像面對離也離不掉避也避不成必須朝夕相處的怨偶,該長期作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防堵併發症或功能退化的產生。
    憂鬱症在積極宣導、推廣,找到一些偶像代言之後形像迅速翻紅。很多人都自認有憂鬱症,也常將家人的異常行為貼上”憂鬱症”的標籤。但是憂鬱症並不是所謂”心靈上的小感冒”。感冒則病程明朗,要不嚴重合併許多併發症要不就可以完全好轉。而罹患憂鬱症者卻有四分之一比例呈現慢性化的傾向。顯見憂鬱症並不是一個要不自殺要不完全好的疾病。
    不清楚是不是”心靈上的小感冒”這個不知源於何處的比喻太深入人心,還是患者在復發時容易有無助感,自己覺得治療也沒有用,逕自放棄治療。憂鬱症患者維持治療的意願往往不高。即使維持治療,真的達到緩解,在情況看來全都好了的時候還要繼續服藥以防復發的意願也常常不足。而實際上依照目前憂鬱症的治療標準,憂鬱症完全好了之後還要服藥六到九個月以避免復發。若是復發兩次以上更要維持兩年以上的緩解才能討論是否停藥。但門診常見個案要不就是只吃安眠藥,一自認為好了就不吃看來沒有立即效果的抗憂鬱劑。造成病情反覆,多次復發,以致影響到自身的功能。
    還有藥物使用的方式也很重要。抗憂鬱劑是需要”天天服用”,連續數週,才會開始影響腦內神經突觸間的血清素濃度,發揮作用。而不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吃他一顆立即有效。而一旦開始用藥,療程可能就要有數月以上的時間。而這種連續幾個月持續規則服藥的堅持與毅力常是很多憂鬱症患者因病情影響以致不足的地方。抗精神病藥物與情緒穩定劑亦有類似的特質。必須持續服用,規則治療,才能夠發揮藥物最好的效果。但是躁症患者跟精神分裂症患者對自己生病一事未必有自知之明,發病的時候注意力跟判斷力也常較病情穩定時下降,甚至搞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吃藥,造成多吃或忘記吃的情形。
    於是很多時候這些”治療”首重建立良好而互信的醫病關係,能夠推動這些療程持續進行。而不是一自覺病好就停藥。另外家屬的角色也非常重要,能夠恩威並施,鼓勵並推動病患繼續治療,甚至陪同門診,叮嚀提醒,協助分裝藥盒,或按時給藥。
    藥物治療如此,心理治療亦是如此。很多錯誤的觀念以為精神疾病一定與壓力跟心結有關。既然有心結,做做心理治療”打開心結”不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但是沒有證據說有明顯壓力源的精神疾病患者更能受益於心理治療。個別心理治療與其說是被動請心理師為自己”打開心結”,不如說更需要積極,主動的參與。比較像一對一在上課,回家還有家庭作業要寫要練習,一段時間不練習可能就結果歸零。而且要願意接受他人的意見,願意接受很多對自身價值觀,僵化思考模式的挑戰,保持開放的心胸。如果藥物治療不是一種被動治療,而是需要積極主動的監督自己服藥狀況,釐清自己服藥後各方面的改善或變化,個別心理治療更是需要積極參與的過程。既然是一對一請家教,當然得上完一定的學程,甚至學程結束後還需要定期的”複習”。沒有”上課”準備或是對自身性格或價值觀太珍若敝屣的人或許就不是那麼適合太深度的心理治療。所以往往最能裨益於心理治療的都不是那些最需要做心理治療的?
    與慢性病共處除了對治療存有正確的觀念,積極配合治療,很重要的一部份是尋求家人,朋友的各種支持。甚至是宗教上的靈性支持。此外,參加病友會,病友支持團體,病友支持相關網路社群等等也都是不錯的方式。不過網路上的醫療資訊來源皆需要做嚴格的篩選,就怕以訛傳訛,造成不必要的誤解。目前Medscape,Mayo clinic等都能提供相當詳實而完整的疾病介紹/可能檢查/可能之治療/就醫必問等相關資訊,只可惜中文領域較缺乏完整而有可信度的疾病衛教資料庫。
    此外如果維持主要角色(念書,照顧家庭,工作等)已經有相當大的問題,切忌閒置在家無所事事。藉由日間留院,社區復健中心等資源持續復健,可以保持與社會的接觸,並維持社交,運動,及休閒功能。進一步還能有從事庇護性工作的機會,進階者甚至能從復健逐步回到競爭性工作。
    與精神疾病共處。正如與生命中的艱險,困阨,跟意料之外的風景共處。當然如果有可能,沒有人會希望經歷過這一切。但是一份挑戰能夠給予我們深度,也考驗我們最終所能夠保有的。或許疾病能夠剝奪我們許多,但是仍有他無法剝奪的,殘存在我們手上的一些甚麼。去感知這些甚麼,也珍視它碩果僅存或結晶之後的價值與顏色。再回頭去看的時候,或許能讓我們有所洞悉、有所體悟、有所感動,或許並不------僅只是千山萬水,就像我們所走過的其他旅程一般。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