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捐款專區

  • ◆郵政劃撥帳號:22115470
    ◆戶名:社團法人苗栗縣康復之友協會
    社團法人苗栗縣康復之友協會愛心碼690846我的人生翻轉之路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
:::* 瀏覽位置:首頁 > 醫療新知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醫療新知


心病還需心藥醫?

  • 發佈日期:2009-09-30
  • 照片說明文字
    談精神科藥物治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鄧方怡醫師

    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大抵上以生物治療,心理治療,與職能復健為主。生物治療的層面甚廣,從電痙攣療法,手術,迷走神經刺激術,磁波穿顱治療到藥物治療等等皆含括在內。最常見而且應用層面最廣的就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科學也是一種藝術。屬於藝術的部份最艱難之處正是在加強藥物的順從性。因為吃藥這件事其實是需要相當程度的配合的,病人願不願意吃藥常常就決定了藥物治療的療效如何。臨床上,比較完備的做法是藉由建立可信賴的醫病關係,予以詳盡解說,讓病人及家屬充分理解為何需要藥物治療,其中的利與弊,如何避免及減少副作用的產生,以及防止因服藥不規則造成的復發等等。最終達成較佳的療效。

    聽來容易,實行起來卻常常遇到瓶頸。本地文化使然,對西藥大抵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可以不吃就不吃,有好一點就常常逕自停藥,一方面害怕長期服用會不會傷肝傷腎,一方面又疑懼服藥後會不會影響記憶變成癡呆,再者就是害怕是否會“上癮“,想斷都斷不掉。讀讀藥包上的適應症,就懷疑自己明明不是這個病為什麼要吃這個藥。看到主要副作用,就覺得這些副作用都好像會在自己身上一一應驗。殊不知“主要副作用“可能是十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並非人人中獎,也非每項都有,只是須善盡告知之責。有副作用也並不是就是需要改藥,有些情況只要假以時日就可適應。每一種藥物都有其優缺點,唯須評估在最佳療效與最少難忍的副作用下,適合自己的到底是什麼。

    同一種藥,服用者可以便秘有之,腹瀉有之,失眠有之,嗜睡有之,重點是比例多少,或更重要是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他人的經驗未必就是自己的借鏡。預測什麼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副作用,對何種藥物特別有效,可能是下一個世代重要的醫學研究主題。然而現在還在草創階段。很多時候仍須靠逐步藥物調整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處方。因而遇到問題,與自己的醫師討論是相當重要的。遇到問題就換醫生往往是又需要重來一次調藥的過程,浪費醫療資源也浪費自己的時間。 服藥後若有不適其實可以利用一般醫院與診所皆備有的藥物諮詢專線,且應再度回診尋求解決方案。

    關於服藥這件事,戒慎恐懼自有其道理,畢竟今天篤信的鐵律常常在明天被推翻,科學的世界尤其如是。然而戒慎恐懼的憑藉為何?網友的口耳相傳?親朋好友的經驗談或勸告?是抱持懷疑論或根本拒絕,拒絕承認生病這件事,還是拒絕化學合成物崇尚天然的尚好,追求自然療法?事關病人或家屬文化,觀念,面對生病的防禦機轉,以及病情本身。

    然而許多時候,做決定的時候更要去了解服藥或不服藥的相對風險性,畢竟現代西方醫學常常是建立在統計學的基礎上。如果不服藥的結果有相當比例是讓狀況惡化,發病次數頻繁,屢次住院,不能好好工作,或終於呆坐終日或四處遊走,到後來以養護機構或慢性病防終老,你是否會有不一樣的選擇?你的疾病預後如何?容易慢性化的比例有多高?藥物能夠預防復發到怎樣的程度?是否曾經嘗試與你的醫師討論或往往不知從何問起?

    或許就醫也是一門藝術,是需要一點主動加上問問題的技巧,得以取得相關資訊。下焉者就醫時常匆匆忙忙,返家後又多所疑問,卻不知從何獲得解答。就失去了就醫的原旨。

    會有這些問題大致上有其結構及醫病雙方的因素,例如醫病比過低,門診求治患者過多縮短了醫師主動給予衛教的時間,造成某些問題解釋不清,不夠詳盡,或沒有清楚傳達給患者或家屬。例如不固定看同位醫師,造成醫師尚未整體熟悉病程就必須立即診斷給藥等等狀況。還有台灣特有的Do藥文化,吃得還算可以,就覺得不再需要進一步評估,只願快速取藥。

    討論精神科藥物是否容易上癮,重點常不在上癮與否,而是反應了病人與醫師對治療期待上的落差。例如初次發病的患者或家屬對治療的期待常常是藥到病除,吃幾天或一陣子的藥應當就此痊癒,不再就醫,誰願意自己或家人拖拖延延長期服藥充當病人?尤其是早已被污名化的精神病人?往往是復發多次才能理解維持治療的重要性。然而所謂維持治療常常包括持續服藥。持續服藥又觸犯到了長期吃西藥是否傷身,一直吃藥並不等於痊癒的疑慮。就有自行減藥甚至停藥之舉。憑藉減藥或停藥自我感覺病情好轉,可以少吃或不吃藥,而非藉由症狀的改善本身證明自己好的程度。

    維持治療是面對慢性病的鐵則,不獨慢性精神疾病特有。康復之友協會之名或許正點中了其中的問題。康復之後當然不再是病友。然而對慢性疾病治療上的期待常常必須適度修正,從康復轉為穩定,轉為持平,就讓康復之友成為對慢性精神疾病治療上的憧憬與追求,認識現狀,也對醫學的發展懷抱一定程度的樂觀。

    臨床上常見家屬抱怨病人就是不吃藥,然而拒絕承認自己生病,即缺乏病識感,本來就是有些精神疾病症狀的一部份。與其氣急敗壞,生氣自己苦勸然而病人總置若無聞,還蓄意合理化自己的病情,不如面對這種合理化背後的意涵------病人可能正是因為病情影響他的判斷力而從來不覺得自己生病了,這表示他更需要家屬或工作人員的協助。而不是幾度勸說不聽後逕自放棄。

    勸導規則服藥需要極大的耐心與技巧,以及長時間的努力。提醒藥物的益處而非直指病人發病時的干擾症狀或許是更好的方式,也比較不會戳到病人的痛處或造成反彈。此外針對部份個案還有長效針劑或滴劑可資選擇。一針下去可以維持數週。滴劑滴入食物之中也可以維持藥物濃度的穩定。另外藥物分包也可幫助病人規則服藥,才不致屢屢忘記自己到底有沒有吃過藥。

    長期服藥對病人及病人家屬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然而長期未必等於終身。畢竟精神疾病的可見度愈來愈高,人數眾多,也造成社會經濟上的負擔。世界上有不少政府,學術機構或主要藥廠皆持續相關研究,治療方式也不斷推陳出新。為精神疾病治療的遠景埋伏下應許之地。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