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捐款專區

  • ◆郵政劃撥帳號:22115470
    ◆戶名:社團法人苗栗縣康復之友協會
    社團法人苗栗縣康復之友協會愛心碼690846我的人生翻轉之路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
:::* 瀏覽位置:首頁 > 醫療新知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醫療新知


會所模式_社區復健中心---------陳建良醫師

  • 發佈日期:2013-03-22
  • 照片說明文字提到精神障礙患者,從古至今一直給人神祕,甚至是恐懼的感覺,但隨著醫療進步,資訊發達,終於患者可以從早期的鐵籠,走到設備現代化的醫院,而民眾也從原本擔心的不定時炸彈,慢慢的知道精神病就是一種疾病,是可以治療的。

    但不可諱言的,許多精障者,最後常常會在家庭跟醫院之間,形成旋轉門現象,狀況好時就回家,不好時又回到醫院。這也說明了,在精障者的復健的路途上,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而現在,有一種新觀念的社區復健模式,慢慢的受到大家的重視,那就是所謂『會所模式』的社區復健中心,這種模式跟目前的醫療體系的治療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醫療体系強調專業的分工,專業的治療,精障者只需要配合治療,即可達成症狀穩定,此醫療体系模式,適用於疾病急性期。可是在精障者症狀穩定,進入復健期時,此時精障者需要的,是要能夠發展其自我照顧,自我作決定,最後能重拾自已的生活,而管理式的醫療模式,顯然與這樣的目標背道而馳。相反的,會所模式的社區復健,正是精障者復健所需要的。在會所裏,精障者就是『會員』,會員來到會所,接受會所提供的設施及服務,而原先具治療專業的人員,在會所裏叫『職員』,職員和會員不再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而是變成一種同儕關係,職員和會員一起努力來維持會所的運作。在會所裡互稱彼此的名字,去除了角色的包裝,回歸人與人之間最自然的關係,在一起工作的生活中進行復健,在會所業務中重建自信,職員跟會員是沒有距離、沒有隔閡的。在會所裏沒有專為職員設的辦公室,也沒有僅有職員參與的會議,在會所裏,所有的人一起開會,一起討論,一起作決定,一起外出找過渡性就業,一起成長,會所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目前國內會所模式發展最好的,就屬新北市土城的慈芳關懷中心,該中心甚至已經通過國際會所發展中心的認証,是台灣唯一通過認証的會所。而現在,在苗栗縣衛生局及為恭醫院精神醫療團隊協助下,苗栗也將成立會所式的社區復健中心,期盼能為苗栗縣精障者提供更完善復健之路,協助精障者走上自主、自治、自立的目標。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